财政部副部长《求是》刊文 中国经济“现行版”难为继

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表示,打造中国经济的“升级版”,关键在于打造改革的“升级版”。
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在本期的《求是》上刊文,强调中国经济“现行版”已难以为继,而打造中国经济的“升级版”,关键在于打造改革的“升级版”。
文章写道,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呈现典型的“四高四低”特征,即“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、高速度”与“低产出、低效率、低效益、低科技含量”。发展积累的矛盾较多,运行风险加大。
经济运行效率较低
经济运行效率较低,首先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。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(GDP)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.6倍。土地利用率不断下降,城市用地单位产出率上海只相当于纽约的1/29、香港的1/14。农业生产集约化、规模化水平也不高,不仅化肥、水资源浪费严重,还造成土壤污染。
至于经济效益较低,指的是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仅为美国的21%、日本的32%。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,多年来中国工业增加值率基本在26%—30%,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5%左右,美国、德国等超过40%。由于投资效率低下,中国GDP每增长1美元,大约需要5美元的投资,资金投入成本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时期要高40%之多。而当前,中国的投资率已接近50%,有的省份甚至达到80%,靠投资支撑的增长已难以为继。
中国也有大量资源无效或错配导致产能过剩严重。钢铁、平板玻璃、造船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,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生产能力的闲置。
文章指出,中国一般用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、新兴产业占比来衡量产业结构合理性,这是一个误区。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取决于产品附加值的高低,农业可以带来高附加值,新兴工业也可能是低附加值。而虽然中国经济体量已居世界第二,但产业结构呈矮化态势,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。2011年中国有220种工业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,但基本是低端产品。
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也不尽合理。以2011年为例,61%的出口是中低附加值产品,科技的对外依存度又在50%以上,远高于日本、美国的5%以下。
比如,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材料、高档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、集成电路芯片、汽车制造关键设备,长期依赖进口,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也在提升。
此外,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的区域产业都有同质化严重的现象。
在创新方面,中国科技人员3800多万人,研发人员320多万人,均为全球第一。但企业研发人员过少,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1%,远低于发达国家2.5%—4%的水平;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仅为27.6%,其中不少还是部门指定而挂牌的,商业模式创新更是凤毛麟角。
文章写道:“鱼塘中一条鱼死了,这是偶然事件;倘若多数鱼死了,说明是水的问题。同理,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愿,说明我国经济环境、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还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。”
文章认为,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,是打造中国改革的升级版,为此要建立战略模式调适机制,转变资源配置方式,加快资源性产品、利率、工资等要素价格的体系改革,重塑创新导向的科教体制,也要加快公共资源的产权改革。


文章来自: 本站原创查看
引用通告: 查看所有引用 | 我要引用此文章
Tags:
评论: 0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2004
发表评论
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!